目前,市场上出现的瓶装水名目繁多,不同品牌瓶装水的产品标准不同有何差别?如何辨别瓶装水的真伪?怎么喝水才是健康喝法?如何选购瓶装水?选饮用水容易陷入哪些“误区”?对此,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、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,对上述疑问进行逐一解答。
市民疑问
品牌产品标准不同饮用水有何差别
“那么多品牌而且标准不一,就是同一品牌的水也有不同的标准,根本弄不清楚它们具体有何差别?”在采访中,有些市民对饮用水提出了疑问,并指出个别超市的货架购物指示牌只是简单标注为“水”,并没有对水的种类详细划分,让人在选购时无所适从。
记者走访超市注意到,上架的瓶装水有几十个品牌,不同品牌瓶装水标签上标注的产品标准号差别很大,即使同一品牌中不同品种的标签也不同。例如,屈臣氏饮用蒸馏水的产品标准号为gb17323,饮用矿物质水的产品标准号为“q/qscyz0001s”。
据介绍,市场上销售的瓶装水产品标准主要有三类:国家标准、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。标准前面的英文字母是标准的代号,“gb”表示国家标准,“db”表示地方标准,而“q”开头的是企业标准。某超市销售的康师傅矿物质水,产地为湛江顶津饮品有限公司,产品标准号为q/gzdj0001s,即为企业标准。
对于市民的上述疑问,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,根据规定,若没有国家标准,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制定地方标准,国标、地标都没有的,生产企业可制定企业标准。不论是地标还是企标,都必须以国标为底线,并向消费者公开。
行业声音
我市瓶装大桶水未发现添加剂
2014年2月17日,食品安全国家标准《包装饮用水》(征求意见稿)出炉,准新国标对包装饮用水、饮用纯净水、自然来源饮用水和其他饮用水进行了定义,从原料、水质、标签标识等方面设定了统一的标准。业内人士表示,准新国标的制定将促进行业更加规范,并促使企业关注饮用水健康。
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,目前,我市“瓶装大桶水”生产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书27家,其中9家停产,只有18家正常生产。
上半年,根据省要求,该局对全市“瓶装大桶水”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工作。全市监督抽样“瓶装大桶水”生产企业13家。该局介绍,在专项监督检查或日常监督检查中,全市生产“瓶装大桶水”的企业都能严格依照申证时的标准工艺流程进行组织生产,目前在监督检查中,没有发现企业存在添加添加剂行为。
根据市民反映同水不同品牌的问题,市食药局表示,目前,我市生产“瓶装大桶水”的产品,“同一个水源不同牌子”的现象,这是企业注册的产品名称“商标”不同,是生产企业增加其产品市场占有率行为,不是以次充好。但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,市民在购买“瓶装大桶水”产品时,应向生产企业或经营单位索取其食品生产许可证书复印件,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和该产品的批批检验报告证书。
专家建议
饮水要科学合理不必迷信ph值
“有的瓶装水包装上印有‘ph值呈弱碱性,有益人体健康’等字样,是不是一定要买\\‘弱碱性水’才好?”采访过程中,有部分消费者表示感到困惑,为何有的瓶装水标明酸碱度范围(ph值),而有的却没有。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营养专家卓紫虹分析说,水的酸性或碱性并非判定健康水的唯一标准,人体自身本有强大的酸碱调节功能,由此消费者不必过于迷信ph值对水质的影响。事实上,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表明,至今还未发现饮用水的ph值大小与人体健康有直接关系。
记者在超市的货架上看到,大部分瓶装水包装上标明了相关微量元素的含量,这些是否真的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?卓紫虹指出,矿物质通常是指无机盐,水里面比较常见的是钠、钾、钙、镁的碳酸盐及偏硅酸盐等。这些元素确实是人体所需的,但获取这些营养元素关键在于一日三餐。她以钙为例进行说明,如果靠喝水补钙,每天需要喝17升水,差不多就是一大桶桶装水的量。此外,市场上出现的一些瓶装水,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去除了水中大部分的矿物质元素,以降低水的硬度,使喝起来口感柔滑。由此,靠瓶装水来补充微量元素不靠谱。
有关水的功效信息,都来自个别商家的宣传推介,大部分市民对买什么水喝,该怎么喝水,往往是“一头雾水”。“正常人每天所需水份摄入量约2500毫升,包括平时食物所摄入水分和体内代谢分解的水,通过饮水摄入1200毫升就足够,大概6-7杯水。”卓紫虹说,饮水也要讲究科学合理。我们提倡大家多喝水,保证每天都有足够的饮水量,但凡事有个度,不是喝得越多越好,尤其是患心脏病、肾病和肺心病的人更要注意控制饮水量。因此,建议大家没必要为了凑足推荐摄入量而勉强喝水。
|